(人文景點篇)林昭地陶藝柴火行雲

文/柯武村 圖/陳福來

 

Book_T07

  林昭地老師陶藝館位於大樹區久堂里城隍巷,就在城隍廟的附近。

  林老師生於民國二十年,父親林火生先生,在台中沙鹿的金福興商會擔任陶器工廠陶工的緣故,出生於台中市沙鹿區的林家四兄弟全投入陶業生產行列。

  沙鹿地區是日治時代晚期台灣陶器重要產地之一,林昭地老師陶藝技能即是啟蒙於此。

  林老師自幼熱愛陶藝,十三歲開始傳襲父親習陶土捏製,至今將近七十年之久,擁有第一手傳統手拉坯技藝。從最小的水滴大到十二斗的水缸,從生活用具到祭祀用皿的製作,無不熟稔,對於農業社會陶製器物的器制、出處、產地,均耳熟能詳,獨具特色風格,而且林昭地是目前全台仍以「轆轤」(俗稱珠仔車)做陶的人,其自製珠仔車以棕蓑和泥做成,重達兩三百斤。

  林老師十七歲出師,就到大樹鄉竹寮村的工廠做工作,當時下港的窯廠欠很多做水缸的師傅,竹寮村就有三間、久堂村有一間。他十八歲年尾到南投縣埔里鎮做,十九歲跑到嘉義,一直到二十一歲他大哥的換帖小弟叫他回去沙鹿,在他的土器工廠幫忙,二十二歲再回到大樹工作,在那年的年尾娶大樹某的。

 

作品不喜上釉 色澤自然古典溫潤

  林老師偏愛燒製有古早味的陶器,作品不喜上釉,保持原色,燒製過程中有源自於柴火、落灰所形成的流紋、火紋,以致陶器紋路如「紫火行雲」,因此被陶藝界喻為「紫雲燒」,作品色澤自然、古典、溫潤,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是作品最大特色,所捏製的陶藝作品以實用為主,觀賞為輔,又以「生活陶」創作聞名,八十九年榮獲中興文藝獎章特別貢獻獎。

  林老師毫不保留地說出他研創的紫雲燒技法:「用粗糠燒,火灰會飛上去,附在作品的身軀,因為粗糠是鹹的,土也是鹹的,鹹對鹹才會配合在一起,才能產生色彩及花樣,一般的窯是燒不出這種的特色。你看作品上面有花樣,但是摸起來是平的,這是火灰落在上面所產生的圖樣,會變成紫色,一般的窯燒出來是偏向紅色,所以台灣有那麼多人在捏陶,並不是只有我,為什麼大家會說我是~紫火行雲,就是這個因素。」

 

Book_T08

 

老不修工作坊 突顯獨特陶藝作法

  國內知名書法家邱秀三老師(曾向林老師學過陶藝),寫了一幅「老-不修」的書法作品放在館內,上面寫著:「問他味道怎麼那麼美?他說:不修坏的關係。」說得非常貼切、真實。一九九六年元旦時節,邱老師特別在作品展覽室門上刻著:老.不修工作坊。看起來頗富趣味性,並格外突顯林老師獨特的陶藝做法。

  林老師感嘆社會快速變遷下,多數早期生活用器皿已不復見,為了在文化保存與教育略盡棉薄之力,林老師燒製一批早期生活中的陶器作為標本,並成立陶藝館展示,在文史層面的台灣陶瓷發展史,陶瓷造型、技法、用途等研究上,深具意義。

  由於陶器不再如從前的被廣泛使用,但林老師見證了做陶的興衰,從農業時代走過工業、商業、科技時代,即使大部分的陶藝師傅都已轉行或退休,不過林老師卻依舊執著於本行,堅持玩他的泥土,不僅捏土成金,也給現代人很明確的模範,那就是「行行出狀元」,他期望這種鄉土工藝薪傳有人,所以不求代價的教導有志學習手拉坯的後進。

  如果到林昭地老師陶藝館,只觀賞紫火行雲的陶藝作品,卻沒有欣賞林老師施展腳轉珠仔車手拉坏的真工夫,那就非常可惜。

  林老師再怎麼吃也吃不胖,就是鄉下話所說的-鐵骨仔生,外形雖瘦,一旦用腳轉動珠仔車,可是虎虎生威,不知勁力是從那兒使出來的,尤其手腳配合,當他巧妙用手迅速捏出動人的作品來,現場觀眾可是驚歎不已、掌聲如雷,不得不佩服這位熱愛生命及工作的老師傅。

  林老師獨特的紫雲燒陶藝作品,已經很難當做是生活器具使用,卻變成物以稀為貴的收藏品,不過在林老師的生活當中,您來這裏看到的,包含所喝的茶杯及泡茶的器具,抬頭看到的燈罩,甚至所坐的鼓椅,這些陶器都是最實用的日用品,不僅能欣賞,而且歡迎你來用看看!

  以前豬隻使用的「豬槽」,墊在菜櫥下的「腳座」,這些農業時代所使用的器具,現在只有在林老師的陶藝館才能看到,雖然年輕人會感到陌生,卻能深深喚起經歷過那些年代者的回憶!

 

Book_T09

 

內心愛土成痴 充滿真情真愛哲學

  林老師愛土成痴,他認為這個世界如果沒有泥土,萬物如何生存?從這套愛泥土的哲學,可以看出林老師的內心世界,充滿著真情、真愛。

  林老師生活非常簡便,他說:「我吃蕃薯頭配蕃薯尾(地瓜葉)已經習慣了,像我現在穿的這雙紅皮鞋(就是打赤腳),是我的阿母幫我訂做的,全國只有這雙,連續穿七十幾年了,一直都穿不壞呢!我現在騎的這台川崎老爺車BS125,陪我走東往西,我已經很滿足了!」

  林老師在逍遙自在的恬淡生活中,陶藝作品正如其人,不刻意修飾及上釉,這種古早味,確是歷久不衰的!

Book_T10

 

You may also like...